第一次跟張吉米導演合作,是高一的暑假。
那一年會有這樣一個裝置演員的職稱是這樣子開始的。
“
高中的時候讀的是戲專,劇場藝術科,學的是劇場燈光音響舞台服裝技術方面的事情。因為我們這一屆跟上面幾屆的教學方針不同,到高三才分主修,但前兩屆很像是高一還是高二就分主修了。常常看到學長姐高二就去外面接案子,畫燈圖和舞台設計圖,都覺得好望塵莫及,我連製圖課都被死當,真的好慌張,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獨當一面。所以高一的時候,就會偷偷翹課去接一些校園演唱會和知名名錶發表會的燈光技術,或者是跨年演唱會的舞台技術執行。
會跟張吉米大哥合作也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,想多學多看一點技術類的東西。那時候破報還很盛行,看到破報那時百樂門劇場登出來缺燈光執行,我就去了。去之前還跟媽媽大吵一下,因為她覺得一個女生看報紙就去應徵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劇團,劇團還位於涼州街,一切都太詭異,她非常不開心也非常擔心。但我基於求知若渴和對破報的信任還是和媽媽冷戰的去了。
我們不缺燈光執行了喔,但是缺裝置演員,你要試試看嗎?
永遠記得我抱著很怕被騙的心情,怕百樂門以劇團之名行私娼寮之實的心情,按下電鈴走上老舊公寓的忐忑心情,迎接的是張吉米大哥的這樣一句話。老實說我也真的是頭腦簡單,人家這樣一問,我完全就被帶走,忘了先前的焦慮和恐懼。心想:裝置演員啊?那我邊演應該也可以看人家怎麼裝燈吧!於是就一口答應了。
所謂裝置演員那時候的工作內容是這樣子的,那幾年,超級變變變很盛行,吉米大哥就用那時候黑衣人的概念,讓裝置演員把場景搭起來。我們裝置演員就穿著緊身衣帶著連身帽,一下變成公車,一下變成旋轉門,一下變成馬桶,一下變成椅子等等。真的好好玩喔!那一個月做了很多不同的訓練在大稻埕碼頭還有街宣,我也是壓根的忘了要學習怎麼裝燈,自以為很襯職的扮演好裝置演員的角色。
這是我的第一場售票演出,在華山烏梅酒廠,與張吉米大哥百樂門劇團的合作。其實在那之後也沒想過會當表演者,但好像也就一直做下去,做到現在自己好像也離不開了。
《致深邃美麗的》是高一下之後,再一次的跟吉米大哥的合作,我其實我也不太知道怎麼介紹這齣戲,但又覺得很像很好玩。以下是吉米大哥臉書的文字:
「由於這次演出形式過於獨特,完全無法預先排練演員任何動作或語言,只能花大多時間在角色的推進與探索。這同時也考驗著演員的日常素養,因為他們當下的存在,即是作品本身。」
呃...第一次進劇場看戲的朋友真的拜託不要買這個演出,本演出是屬於 Heavy 的,是真的很 Heavy 的那種。而且一張票這麼貴要560,又沒有親友票,團體票還要420。看完之後只會讓你在多年後告訴朋友,當年就是看了一個超爛不知道在幹嘛的戲,從此就再也不看劇場了。(曾經的經驗)
所以對於票房我是也豁出去了,畢竟梗劇場最後一個劇場作品,可以在牯嶺街即將閉上眼睛前在它身上發生,也是很幸運的一件事。製作人和我們所有人上身體現象學的課時,覺得可以因為劇場而聚集在一起,靈魂都吃的好飽了。
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
https://www.artsticket.com.tw/…/P…/ProductsDetailsPage.aspx…
很像是梗劇場倒數的作品
很像也是牯嶺街小劇場倒數的時日
很期待這個作品的發生
很感謝這一切的發生
請
自在參加
千萬隨喜